学习强国浙江教育:非遗活态传承 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浙农林大暨阳学院师生访学非遗匠人

【来源:  编辑:禇凌俊  时间:2022-07-11  浏览:

近期,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魅丽文化使者非遗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浙江各地,开展“寻指尖非遗‧叙浙江故事”的魅力文化探寻之旅。

巧手“棕编”‧魅力文化

6月25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向诸暨棕编代表性传承人寿新灿了解到诸暨棕编主要分“棕叶编”与“棕皮编”两大类,最初用于制作成蓑衣充当雨具,但为了将棕编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也能焕发生机、不断弘扬传承,寿老先生对其进行了创新、改良,将其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不论从棕编的技法,还是用途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变。

魅力武术‧“赵家拳棒”

6月27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拜访诸暨市赵家拳棒武术协会会长何夫明,了解到了赵家拳棒源远流长的历史。赵家拳棒起源于唐末宋初,以实战应用、保家卫国为主要目的,宗族血脉为主要传承途径,在千年历史中不断发展,穷尽几十代武师的智慧,糅合了各家之所长,最终形成了庞大的武术体系,被评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老师在保留好传统根基的基础上,将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武术文化,编排了八节有声武术体操,行云流水、步稳势烈,成为诸暨市赵家镇中心小学非遗拳术特色课堂内容。

次坞打面‧爱心奉献

7月1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杭州市“融爱星面馆”进行参观学习,并采访了第三代次坞打面传承人俞科弟和浙江省海亮融爱心智障碍人士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据俞师傅介绍,传统打面的口感较硬、汤汁少、重油,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俞老师对打面进行了创新改良,确保打面劲道的同时,改善面的硬度,使麦香味更加浓郁。 “融爱星面馆”负责人乔女士介绍面馆以海亮集团“既讲企业效益,更求社会功德”为理念,通过就业实体项目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残疾人的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为心智障碍人群提供系统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探索出了一条辅助“残障”人群实现就业梦想、自立更生、共同富裕之路。

百年打面‧初心坚守

7月3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绍兴市次坞村“俞先有百年打面店”对次坞打面第五代传承人倪关培先生进行了采访。倪先生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有关打面的故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未称帝之前,征战南北,而当他平定南方割据势力陈友亮后,班师回应天府的途中,在诸暨一小面摊附近吃了一碗面,由此朱元帅便被次坞打面所折服,从此次坞打面就出了名。倪师傅向实践团成团讲述了打面过程以及面食种类等内容,并传授了打面技巧,让实践团成员们亲身参与打面烧制过程,沉浸式体验和感受打面的功力与魅力。

刀画之魅‧诸暨之美

7月5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参观学习并采访刀画传承人俞福均。据俞先生介绍,诸暨刀画起源于明末清初,随着近现代油画的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绘画艺术。刀画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自然,以山水画为主,刀画创作需要先在油布或画纸上涂抹油彩,之后用特殊的画刀通过推、刮、擦、点、拍等刀法进行创作。刀画的技巧重点在刀工,刀刀有章、刀刀见法,只有精湛的刀法才能使画作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刀画广泛运用于家庭、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装饰,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其特点是作画速度快,易学易推广,市场前景开阔,为群众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开辟了一个新型的创作学习领域,是暨阳绘画艺术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线”牵世代 ‧“狮”传四方

7月8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采访线狮代表性传承人朱国祥。朱师傅为团队成员们讲述了线狮的起源、发展及表演。起源于宋末元初,当时由于战乱,赵氏杨氏两派避居草塔,彼此争斗,后平息争斗并以线狮舞表演展现睦邻友好。自此,线狮传承下来。之后,朱师傅详细地展示了线狮跳、抖、扭等的舞蹈动作。朱师傅动作娴熟,表演精湛。朱师傅边展示,边强调舞好线狮的关键在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只有配合默契,抖狮才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线狮之“线”牵世代,相信在像朱师傅这样坚守初心的文化传承人们的努力下线狮一定会“狮”传四方。线狮表演象征着吉祥如意,凝聚了艺人的智慧,蕴含“合作、团结、和谐”的文化内涵。

下一步,团队会将各地采访了解到的所有故事内容通过英语的方式讲述出来,并做成视频进行宣传,真正用专业所学讲好非遗故事,讲好浙江故事,让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希望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可以让同学们在了解浙江非遗文化发展史和传承情况的同时,能够对“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内涵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践行到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自信自强、实干笃行、奋发向上,为弘扬中国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团队负责人何芳说道。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182680273627234275&t=1657607198180&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item_id=17182680273627234275&ref_read_id=cd0ebaf2-c506-4d63-87a2-e49d38eaa159_1657615354693

钱江晚报:https://www.thehour.cn/news/530005.html

浙江新闻: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889924

 

 

上一条:浙江新闻:大学生充当“行走的小黑板” 热心爱心公益暖心助农
下一条:浙江新闻 钱江晚报:IP赋能,共享美育!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老师办了“低碳美学”...

关闭

Copyright @ 暨阳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5003512号-1

中国浙江诸暨市浦阳路77号 邮编: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