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与法“童”行!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现在开庭!”伴随一声清脆的法槌,7月16日上午,诸暨市飨街童“YANG”幸福爱心托班迎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普法课。诸暨市司法局、诸暨市总工会、诸暨市和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携手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1+枫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把一起真实的未成年人消费纠纷改编成沉浸式模拟法庭,借助AI法官“枫枫”和“枫桥调解”机制,让30多名孩子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法律的温度与力量。
“同学们,10岁的小朋友能不能独自买1200元的游戏点卡?”AI法官“枫枫”用卡通形象出现在大屏上,把《民法典》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款拆解成三段动画。
现场,“原告”直指文具店诱导消费,“被告”则出示销售记录,反指家长监护缺位。关键时刻,AI助手调取“监控还原”——一段由真实案例改制的短视频:孩子先后七次到店购卡,店员未询问年龄。此证据一出,旁听席顿时安静,孩子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的距离。
庭审进入“枫桥调解”环节。社区调解员小军同学、学校调解员小蓝同学和两名小证人小明、小红(本次活动所有参与角色均采用化名)走上前,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各自立场,提出“退一半、管一半、教一半”的三步调解方案、建议店铺张贴“未成年人消费需家长陪同”提示并邀请涉事学生参加“理性消费小课堂”等。
最终,调解团采纳综合方案,要求文具店退还1200元、家长签署消费教育承诺书,“原被告”当庭握手言和,孩子们自发鼓掌,一场“矛盾”就地化解。
“今天的法条不再是白纸黑字,而是我们亲自‘演’出来的故事。”审判长兼带队老师,来自浙江永腾律师事务所的金珉铭律师在总结时说。
活动将AI技术、真实案例与“枫桥经验”的预防、调解、教育功能深度融合,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下一步,“1+枫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把课程模块化,向更多学校、社区推广,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颗童心。
潮新闻客户端: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180707&source=weixin
上一条:潮新闻客户端:青春之“声”入人心
下一条:潮新闻客户端:诸暨文化特派员携暨阳学院实践团赴云和“解码”文化赋能之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