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学院大调研大走访“千万工程” 助力爱心食堂公益慈善

【来源:  编辑:沈钰婷  时间:2023-06-16  浏览: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乡镇独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一日三餐成了远在外地家人的心头事。为解决好这个难题,“爱心食堂”应运而生。然而如何让这份“爱心”源源不断,让更多老人久久受益?

近日,工程技术学院携手诸暨市吾欣公益、日心月益慈善生活馆推出“爱心食堂+研学游志愿服务”路线。大学生成为研学旅游推介官,打卡诸暨各乡镇村“爱心食堂”,调研挖掘各村“爱心食堂”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优质的研学旅游路线调研日记,并在微信小程序“日心月益慈善生活馆”平台上线推广,吸引广大慈善人士前往打卡,助力“爱心食堂”,走访调研“千万工程”,振兴乡村建设。

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加入到慈善公益的队伍中,帮助爱心食堂增加收入,为老人们提供一个更好、更适宜的就餐环境,让“爱心食堂”的饭菜久久飘香,让爱心传递地更深更远。

项目前期,大学生志愿者与各乡镇工作人员积极筹备各项工作,精心策划、组织“爱心食堂”研学路线,到各乡镇村大调研、大走访,并收集“爱心食堂”发展运营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学生志愿者们不辞艰辛,上山下乡,踏遍诸暨山水,走访各个乡镇的“爱心食堂”,了解当地“爱心食堂”的环境和用餐情况,并以“爱心食堂”为中心,辐射调研周边旅游资源,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形成一篇篇图文并茂的调研日记。

经过对一篇篇调研日记的择优筛选,将优秀的调研日记上线到微信小程序“日心月益慈善生活馆”,通过在平台上展示,让更多爱心人士下单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同时也有利于推广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经验,为振兴乡村、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青年力量。


爱心食堂研学路线的开发,体现了“以研促学、以游促业、以业促富”的共富理念,充分挖掘各村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乡土风貌等资源,推出各条自身优势的研学路线。通过以乡村为营地,以农俗为课程,以农民为导师的研学教育,实现产业资源的盘活、生态资源的转化和文化传统的传承。把课堂搬进饭堂,将其转化为红色经济,为爱心食堂引入源头活水。

“要让我们的大学生从当下‘爱心食堂’的急难愁盼出发,并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和开放心态,深入农村、走进田间地头,听一听老百姓的声音,深度挖掘各村的自身资源,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将每一次下乡调研工作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工程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周聪说道。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慈善之心,缺的是好的项目来牵引。而爱心食堂就是一个汇聚慈善力量、绽放大爱光芒的项目。据悉,目前已建成爱心食堂196家,服务297个村10600名老人,预计2023年覆盖78%村社,逐步形成广覆盖、高质量、可持续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拟稿:工程技术学院 陈飞彩  审核:周聪


上一条:青春洋溢,热血澎湃!大学生助力诸暨“村BA”篮球赛
下一条:潮新闻客户端:暨阳学子开展“传播乡村故事 践行劳动教育”专业实践调研活动

关闭

Copyright @ 暨阳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5003512号-1

中国浙江诸暨市浦阳路77号 邮编: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