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13级社会实践示范小分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来源:公共基础课教学部  编辑:方平  时间:2015-07-11  浏览:

7月3日,正值“七七事变”78周年前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五位老师带领2013级社会实践示范小分队47名同学,前往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三大部分。师生们首先参观了文史资料纪念馆。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以图片、影像、实物的形式展出了日本大屠杀的罪证,一件件、一幕幕,触目惊心,不忍目睹。接着参观“遇难同胞遗骨坑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建在一个小土丘上,是个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建筑物。它的外面是一片开阔地,铺满了鹅卵石,有几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着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数据。最后参观“祈祷和平为主题的纪念馆,叫做冥思厅,馆内光线昏暗,有好多灯光蜡烛,簇簇火焰在为逝去的生命祈福,为冤死的魂灵招魂。在冥思厅的照壁上祈福语表达了善良人们的祈愿: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期间,全体师生还参观考察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山陵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期两天的南京考察参观,内容丰富,意义非凡,师生共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师生们共同感受: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战争又教育了人民,战争唤醒了民众,战争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  

组织社会实践示范小分队外出考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起积极示范作用。其一,实地参观考察,亲眼目睹,见证和感受第一手重大历史资料,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同学们的思想灵魂受到洗礼,正能量得到传递。其二,师生一同前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密切了师生情谊,凝聚了团队精神,维护了集体荣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三,教学形式和方法新变化,大幅度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指数。讲台由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教师在出行中,参观实地或休息场所,随时与学生交流、进行辅导启发、解难答疑,有的放矢,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   万泽民)  

上一条:体育中心开展救生员救生技能培训
下一条:我院教师参加诸暨市社科界“三新”座谈会

关闭

Copyright @ 暨阳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5003512号-1

中国浙江诸暨市浦阳路77号 邮编: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