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师大讲堂(第五讲)顺利举行

【来源: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李晓琳  时间:2023-04-21  浏览:

4月18日下午,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文3502举办名师大讲堂第五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本次讲座主讲嘉宾为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罗钱军。讲座由公外教研部负责人主持。英语专业、公共外语教研部、广告学专业、思政教研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二十余名教师参加讲座。

  罗钱军以其2022年度成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认知视域下的反讽性话语研究》为例,从评审流程、申报书的核心要求、申报实例分析三大核心板块分享其在申报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他从项目评阅者和申报者两个角度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进行了双向解读,不仅全面阐述了申报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问题,而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路和方法。他指出,申报者在项目申报时要关注选题的新颖度,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体现中国特色,学会运用西方国家的语言理论研究中国话语现象。选题内容要将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科学性和逻辑性进行有机结合,凸显申报者创新独到的视角和见解。

随后,罗钱军以个人申报的基金项目为例,从‘what to study’,‘why to study’,‘how to study’,‘originality’,‘ability’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项目申报书的撰写要点,涉及选题内容、研究对象、学术史的梳理、研究价值、框架思路、创新方向、个人学术背景和相关成果等多个维度,从理论到实例全方位阐释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书的撰写要领,传授申报技巧。

交流探讨环节,罗钱军针对老师们在课题申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他提出学术研究一定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关注和吃透理论,反复思考打磨。他也预祝老师们未来在科研道路上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和突破。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在即。本次讲座使学院教师对国家社科课题的申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帮助教师们解决了基金申报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对课题申报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拟稿: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蒋艺如、李惠红 审核:宣王威)

 

上一条:【主题教育】工程技术学院党总支开展“清廉守正 担当实干”廉洁主题教育参观活动
下一条:学院工会召开2022年先进表彰会暨“健康暨阳活动年”动员会

关闭

Copyright @ 暨阳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5003512号-1

中国浙江诸暨市浦阳路77号 邮编:311800